原创 排协致歉成笑话:无视队员健康、政策朝夕令改、联赛职业化成泡影
昨天,关于中国女排在亚洲杯和伊朗比赛中全员戴口罩的新闻上了热搜!
中国女排
不过这个热搜,笔者看到的负面评论占了大多数。主要的方向有二,第一:带着口罩参与口强度运动本身就不是一个健康的行为。第二:专业运动员既然选择了出国比赛,就有感染的风险。
但我们的二队不管是有排协旨意还是自作主张最终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参赛,且在输掉第一局后马上脱掉口罩。外人看来自然是哭笑不得的事情!
这个热搜不久后,中国排协就出了一个致歉声明,大致内容是:因为听到亚洲杯某队有人感染了,同时部分队员有症状了,于是就为了保护队员而做了这个规定。同时也说当意识到对队员健康不利时,在第一局摘了口罩!排协表示自己临场经验不足,向大家道歉。
中国女排
不过,对于中国排协的回复,大多数球迷是不买账的!纷纷在排协的官网下面口诛笔伐,排协所谓的道歉成为了个笑话!
有球迷就说了:临场经验不足?第一天搞体育吗?你一套说辞恐怕没人会信。如果有疫情,以维护动员员健康的原则出发退出比赛,我相信也会被大多数人谅解的,但是你们做法不仅不专业,更是让中国体育成为世界体育舞台的笑话!
还有人认为:花钱请个懂点的运动损伤类医生训练师康复师,普通人都知道戴口罩运动对身体不好,你们还是搞专业运动的,能不能专业点?三大球全指望女排拿冠军那就对运动员好点!
有的球迷说道:第一天带女排吗,经验不足可以换人了,换领导吧。东京奥运会失利责任谁承担呢?
还有的比较理性的球迷说:是教练组队医领队的错误和责任,不是队员的问题。别推卸责任!
有的球迷调侃:业内人哭,外行人笑。这就是你们的哭笑不得。
匡琦
还有的球迷将矛头指向了主教练:就想问一句,匡琦在球员时期连国家队都没怎么进过 为什么能担任二队主教练?在赛场上除了“我的个娘诶”还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指导?当一个主教练的情绪还需要年轻队员去安抚 当战术靠老队员去安排 当年轻队员失误 教练只会爆粗口的时候 这个主教练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那么为何在排协致歉后,仍然得不到球迷的原谅和理解呢?笔者认为这是和以往排协的不作为以及反复无常,政策朝夕令改有关系!球迷借着这次口罩事件将对排协的不满都发了出来!
中国排球这几年的确是在一个哭笑不得的处境中徘徊!比如里约周期的改革和放手,却在夺冠后大变形;大动干戈搞了个排超,但是却不断缩水,从三个月联赛压缩成一个月;一直在强调青训,但是最终上位的青年教练们水平一个算一个差;疫情都第三年了,在国内居然都不敢搞联赛!
中国女排
再比如:平日里营销打广告的产品倒是挺多,队伍的宣传却全靠粉丝自制;组织的运动员教练员的训练营培训营倒是不少,一堆潜力运动员废得废,糙得糙,最后都出不了成绩!再说好好联赛政策更是朝夕令改:从三外援变成双外援,最后干脆变单外援了!
排球再怎么说也比其他冷门项目要好不少,中国女排流量尚在,现在男排又在出成绩,排协这么多年职业化做到哪儿去了?
而且笔者想问:地方俱乐部那些教练是怎么上位的,国少国青国家二队的那些教练又是怎么上位的?(看看亚青赛、亚洲杯的主教练匡琦就知道了)他们是把教练当铁饭碗还是真正可以创造收入的职业?他们上岗需要付出的是真本事还是关系情商?再说了,让一群自己都没参加过国际比赛的教练来指导顶尖的女排,能带好吗?那么多奥运冠军退役后为何不从事教练工作?和排协“重男轻女”也有很大关系!
这些都是中国排协留在的烂摊子,如果这些不解决,球迷永远不会谅解排协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